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2025赛季总决赛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举行。经过为时4个月的激烈角逐,9支成长组队伍、10支天使组队伍最终从18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登上总决赛舞台。
“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是面向全球科技型创新创业项目的顶尖专业赛事,旨在发现、挑选和培育一批具备技术领先性和商业化潜力的科技创业翘楚。大赛历经4年、3届沉淀,累计吸引834个报名参赛项目、569个入围初赛项目、2070位科技创业者汇聚于此。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2025赛季更加聚焦“早、小、硬” 项目成长,为“天使组”初创项目提供更多资源支持。今年的参赛项目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更年轻,45个获奖项目的创始人平均年龄为38岁,他们中间有42%为90后,印证了中国科创的接力棒正逐步交到年轻一代手中的重要趋势;二是更国际化。一方面本赛季拥有国际院校学历背景的创始人占比近40%,相较前两赛季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三是更多AI驱动。在10个天使组项目中,有5个项目都以AI技术加持,AI已从特定工具演变为普遍性赋能要素。
“你们的竞争优势是产品设计还是供应链体系?”“怎样结合核心能力拓宽市场?”现阶段你们的竞争对手处于什么水平?”总决赛现场,评委席群星闪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道禾长期资本董事长杨德红,红杉中国合伙人刘星,恒瑞医药副董事长、恒瑞集团总裁戴洪斌,德同资本董事长邵俊,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孚腾资本合伙人章锟,东方富海合伙人、投资管理部总经理韩雪松,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钱世政教授共同组成超强评委团。
天使组一等奖得主、“应用于新型显示的量子点光转换器件”项目代表康永印说,大赛的专业度超出他的预期,带来的收获也是多方面的。他表示自己是工程师出身,更多拥有的是工程师思维。大赛的管理赋能和指导,帮助他更全面、更清晰地理顺了思路。
天使组一等奖的“ORCA物理Al仿真系统”项目代表郭斯强表示,复旦管院在整个过程中穿插了很多赋能环节——从赛训营到如何写好BP、如何更好地做路演,这些实实在在的指导让我们这样的创业团队获益匪浅。
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自2022年升级以来,复旦管院始终以赋能科创企业为初心,将管理认知赋能、投融资源链接嵌入每一场赛事。今年赛事执行委员会在大赛招募阶段的调研问卷中发现,本届参赛选手最大的需求便是“融资”,于是,在4个月的赛程中,大赛充分利用复旦管院投融助力平台的大量优质机构投资人资源,无论是初赛、半决赛一对一答辩、还是赛训营20小时的FA闭门辅导和投资人路演,选手都能与顶尖投资机构的决策者深度对话,且开放链接机会,促成投融合作。
三年来,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提供了近千万现金奖金,获奖选手将有机会入读复旦管院含金量极高的学历与非学历项目天牛配资,且有高额奖学金加持。“聚劲大奖”得主汪庆卓表示,非常期待能尽快到科创企业家营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复旦管院“以赛育人”的培养理念,也是吸引他参赛的重要因素之一。展望未来,他立下一个“小目标”,完成第一家量产的示范工厂。
小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