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涛,沃德研究院学术委员乐配网,国盛战略智库研究员、戎马视界工作室总编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此隆重举行,这场盛大的阅兵式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宣言。笔者认为,此次阅兵实现了四大历史性意义:中国国防实力的大展示、世界各国关系的大测试、中国面向世界的大宣誓、世界安全形势的大转折。
一、这是中国国防实力的大展示
阅兵式上,84%的亮相装备为全新首次公开,这个数字创下了历次阅兵之最。尤其是受阅的“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首次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这一批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武器装备依次驶过天安门,展现了中国军工科技的飞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示的不仅是硬件装备,更是中国军事体系的整体升级。从信息化指挥系统到太空侦察体系,从网络作战能力到远程精准打击,中国军队已经构建起全域作战能力。这些装备不仅技术先进,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系统化、体系化部署,标志着中国国防建设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转变。
此次展示秉持中国一贯的国防政策:展示不是炫耀,强大不为侵略乐配网,而是为和平筑基。中国是在告诉世界: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无比强大,决心坚如磐石。
二、这是世界各国关系的大测试
“九三阅兵”全称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这一主题本身就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政治意义。8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击败了法西斯主义;80年后,这一历史记忆成为检验各国立场的试金石。
日本政府在此次纪念活动前展开了罕见的外交攻势,投入巨额资金试图淡化其侵略历史,并暗中施压多国政要缺席北京阅兵。这种行径反而让国际社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修正主义的危害。
最终,2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众多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曾经遭受法西斯侵略的欧洲国家以及日本侵略受害国的代表齐聚北京,形成了强大的国际共识。那些顶住压力前来中国的国家,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对中国反法西斯立场的支持;而那些缺席的国家,尤其是某些西方大国,其骑墙态度令人深思。
这次出席情况实际上绘制了一幅新的国际关系图谱:谁在历史问题上坚持正义乐配网,谁在核心利益上支持中国,谁将在未来国际格局中与中国携手同行。这次活动无疑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
三、这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大宣誓
中国通过此次阅兵向世界发出了明确而坚定的宣誓: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中国更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和为贵”,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
尤其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最明确的信号: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中国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那些试图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打“台湾牌”的国家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能力与时俱进。中国的红线不容践踏,中国的底线不容挑战。
四、这是世界安全形势的大转折
2025年“九三”阅兵将成为世界安全格局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这次实力展示,国际社会对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和决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那些一直对中国持敌视态度的国家,在目睹中国的国防实力后,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对华政策,收敛其挑衅行为;那些左右摇摆、骑墙观望的国家,将更加重视中国的核心利益关切;而那些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则对与中国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有了更强信心,更可信的依靠。
尤为重要的是,此次阅兵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当前,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0年前,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80年后,中国将继续与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2025年的“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纪念,更是一个宣言、一个起点。它宣告了中国维护和平、捍卫正义的决心,标志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阶段,开启了全球安全格局的新篇章。历史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人类进步事业的助推器。
乐配网
小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